倒底什麼是Soundtrack?現在對大多數人而言,Soundtrack泛指因電影而發行的音樂唱片,也就是所謂的電影原聲帶,我們若回顧最早於1937年發行的電影音樂唱片,迪士尼的<白雪公主與七矮人>,會發現當年並沒有Soundtrack這樣的名詞,甚至接下來發行的幾張電影音樂唱片如<綠野仙蹤>,<森林王子>等,也都沒有冠上Soundtrack這個名稱,原因是因為,若依當年最原始的定義,這些音樂商品的確都不是Soundtrack.
最早Soundtrack一詞指的是電影放映時的音樂軌,電影中主要的聲音包括了對白,音效與音樂,各自錄製在不同的音軌上,在播映時再同步播放混音,而Soundtrack指的便是當中的音樂軌,這些音樂軌的內容,也就是電影中實實在在可以聽得到的每一段音樂.早期的電影音樂唱片,並不是把這些放映帶上的Soundtrack直接拿來轉錄到唱片上,而是根據作曲家的原譜,重新演奏灌錄到唱片上的,因此,當年這些專輯並沒有被稱做Soundtrack,如<白雪公主與七矮人>,<綠野仙蹤>,<格列彿遊記>等最早發行的電影音樂唱片,收錄的內容都以電影中的歌曲為主,而且是為唱片重新演唱錄製,並不是電影中原音的Soundtrack,接下來於1942年發行的<森林王子>,算是最早以唱片型式發行的純音樂電影配樂,它是由Miklos Rozsa將自己的配樂改寫成組曲,重新演出灌錄的唱片,也不是直接取自電影的Soundtrack,而且這張唱片中還加上唸故事的口白,聽起來像一張加了配樂的兒童說故事錄音帶,不過由於這張專輯的成功,帶動了後來純音樂電影配樂做唱片錄音與巿場發行的風氣,當年這些電影配樂唱片都不是直接取自電影中的Soundtrack,而是為錄製唱片而重新選曲,表演和錄音的音樂專輯.直到1949年,米高梅電影公司推出由Miklos Rozsa擔任配樂的<包法利夫人>,這張唱片成為第一張直接將電影中的Soundtrack發行上巿的劇情片電影配樂專輯.
實際上,米高梅是最早將電影音樂唱片定名為Original Soundtrack(電影原聲帶)的公司,米高梅所發行的第一張Original Soundtrack,是1947年<Till The Clouds Roll By>,這是一部描寫音樂家Jerome Kern(作品有音樂劇<畫舫璇宮>等)的傳紀式音樂電影,自此之後,Original Soundtrack Album的發行,成為電影公司與唱片公司眼中一塊耀眼的新大陸,包括米高梅,派拉蒙,Decca Records等公司都陸續開始將旗下的電影配樂整理成專輯唱片做巿場發行,1968年派拉蒙發行Nino Rota的電影配樂原聲帶<殉情記>,創下三百萬美元以上的利潤,緊接著電影歌曲原聲帶<畢業生>也創下出色的銷售成績,電影原聲帶成為唱片巿場中一項實力不容小覷的新品種,日後寫下歷史新頁的電影原聲帶還有將流行音樂與通俗管絃作品合而為一的<洛基>,帶動迪斯可熱潮的<週末狂熱>,重振大型管絃電影配樂聲勢的<星際大戰>,以及將電子音樂的內涵大幅提昇的經典配樂作品<火戰車>等.
今日,我們統稱因電影而發行的音樂專輯為Soundtrack Albums或Soundtrack Records,這種音樂專輯的內容其實已經變得五花八門,有時甚至名不符實,除了收錄原著配樂(Original Score),收錄電影歌曲(Songs),甚至還可以收錄各種根本沒有出現在電影中的音樂,不論是什麼內容,只要包裝和文案能和電影扯上一點點邊,就可以湊和一堆音樂發行電影原聲帶,許多樂迷已經越來越搞不清楚,買的原聲帶中倒底有沒有自己要的音樂?
一般來說,電影原聲帶唱片可以分成三種基本的原型,第一種是以歌曲為主的歌曲原聲帶(Song-Oriented Soundtrack Album),第二種是以配樂(Score)為主的配樂原聲帶(Original Dramatic Scores On Record),第三種電影原聲帶,是為最撲朔迷離的一種,當中所收錄的音樂或歌曲在電影裏完全找不到!以下我們就一一介紹這些電影原聲帶的型式.
以歌曲為主的歌曲原聲帶(Song-Oriented Soundtrack Album)
首先我們來看看以歌曲為主的歌曲原聲帶,以商業利益來說,歌曲原聲帶其實是電影原聲帶巿場的主力,一般來說,一張管絃配樂原聲帶能有五萬張以上的銷售量,就會被視做賣座的原聲帶,但歌曲原聲帶的銷售量往往是配樂原聲帶的數倍有餘,如管絃配樂原聲帶中的賣座紀錄<星際大戰>,當年創下400萬張的唱片銷售量,但同期的歌曲原聲帶<週末狂熱>,其銷售量高達2000萬張,因此我們會發現很多電影再怎麼灌水,也要設法推出一張歌曲原聲帶大撈一筆.
實際上,除了音樂電影以外,通常一部電影裏真正為電影而創作的原著歌曲並不多,尤其不會多到可以發行一張電影原聲帶,因此我們很容易發現這類原聲帶中大部份的歌曲,在電影裏根本就找不到,這類原聲帶的品質時常良莠不齊,當中有仔細構思編輯的經典專輯,也有濫竽充數,純為撈錢而發行的浮濫商品.一般來說,含有電影原著歌曲的原聲帶較具時代意義,如<第凡內早餐>,<畢業生>,<兩小無猜>,<往日情懷>,<俠盜王子羅賓漢>,甚至是<鐵達尼號>等(以篇幅來說,<鐵達尼號>固然是以配樂為主的原聲帶,不過以巿場性來說,恐怕也有一大半的人買這張原聲帶是為了歌曲而不是配樂),畢竟,要為電影構思一首好的原著歌曲,其實就和寫一部好的配樂一樣的困難,而一首動人的原著歌曲,也和一部好的配樂一樣的有價值.
不過,電影歌曲的來源一直都很複雜,它們可能是請詞曲作家特別針對電影寫的(如<第凡內早餐>的Moon River,<往日情懷>的The Way We Were,<鐵達尼號>的My Heart Will Go On),可能是選用切合故事題旨與戲劇需求的既存歌曲(如<麻雀變鳳凰>的Pretty Women,<終極保鑣>的I Will Always Love You,<第六感生死戀>的Unchained Melody),但常常也可能是從唱片公司提供給製片或導演的促銷歌曲中挑出來的,很多時候,選用哪一首作品做為電影歌曲甚至和電影創作無關,反而和商業利益有關,因為歌曲出現在電影中,等於多了一項十分有利的宣傳媒介,唱片公司有利可圖,自然也不會少了電影公司一杯羹,這種情形下誕生的電影歌曲原聲帶,很多時候都是虛有其表,掛羊頭賣狗肉,不過也有一些十分成功的例子,如<捍衛戰士>,<渾身是勁>,<雞尾酒>等著名的歌曲原聲帶,當中的歌曲幾乎都是新曲,但幾乎都不是針對電影寫的,而是製片,導演,音樂總監等,從唱片公司送上門來的數百首新歌中,視電影的需要挑選出來的,這些原聲帶選用的歌曲都很出色,和電影也結合的很成功,不論這些作品最初是否是為電影而做,其實還是可以成就一張很好的電影原聲帶,但以歌曲電影原聲帶龐大而浮濫的發行現況來說,稱得上好的專輯佔的比例並不很高.
以配樂為主體的原聲帶(Original Dramatic Scores On Record)
最早發行的電影音樂唱片,幾乎都以歌曲為主,電影配樂(Score)並沒有受到太大的重視,連<亂世佳人>這種當年紅極一時的電影,電影配樂的發行也不受唱片公司看好,時至今日,電影配樂原聲帶所受到的重視已今非昔比,很多電影配樂早已脫離背景音樂的印象,成為新的當代經典,1977年的<星際大戰>被認為是電影配樂原聲帶頹勢逆轉的關鍵,這張專輯賣出了跌破唱片公司眼鏡的成績,證明了純配樂的原聲帶也具有雄厚的商業潛力與廣大的接受度.
電影配樂原聲帶的產生有很多不同的來源,第一種情形,是實實在在來自電影原音軌的Soundtrack,不經任何編輯修改,完全將電影中可以聽到的音樂原音重現,不過真正這樣處理的原聲帶並不多,因為將電影中的配樂原音直接翻錄成唱片,聽起來未必很舒服,有時可能會很零碎或不具音樂上的完整性,通常Promotional Soundtrack Album才會採用這種原汁原味的發行型式,一般商業版電影原聲帶在發行時,還是會將這些原始的Soundtrack去蕪存菁,刪去一些不具音樂欣賞價值的枝節,同時也將音樂重新組合編排,以達到音樂欣賞時的流暢性,獨立性與完整感,當然,這樣的處理有時可能會造成遺珠之撼,因此我們又會看到一些所謂的完整版專輯,來達到補遺的目的.例如於1999年與2000年發行的兩張<星際大戰首部曲>電影原聲帶,音樂內容都取自電影原音的Soundtrack,但編緝方式和收錄的音樂篇幅有不少差異,聽起來的感覺其實並不相同.
而在前文也提到,很多電影配樂原聲帶所收錄的音樂,並非真正取自電影的配樂原音,也就是說,不是取自原始的Original Soundtrack,而是音樂家根據配樂原譜,重新為發行唱片而特別選曲,編輯,演奏,錄製的,如John Williams的<外星人>,<大白鯊>等代表作,當年與電影同步發行的原聲帶,其實並不是取自電影中的原音,而是John Williams根據原譜,為發行唱片而重新改寫編輯,重新表演灌錄的,反而90年代推出的<外星人>,<大白鯊>數位錄音完整版,才是真正取自電影的原始音軌.這種發行原聲帶的方式,常提供給音樂家較大的發揮空間和整理機會,如在原聲帶中安排音樂家改編整理的演奏曲目等,同時在錄音和表演的品質上也較為穩定,不像原音的Soundtrack,礙於電影後製作業的時間壓力,有時品質會有瑕疵,不過在電影音樂製作技術與成本大幅提昇的今日,很多原音的Soundtrack本身就已經表現的很完美了.而這樣的電影原聲帶在製作的企圖上,除了反映電影的精神,主題外,也特別著重於音樂本身的表現和獨立價值.
1972年,RCA Records發行由George Korngold製作,Charles Gerhardt指揮The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演奏的重錄版電影原聲帶<海鷹>(由Erich Wolfgang Korngold擔任配樂,即George Korngold的父親),首開電影配樂重錄之先河.重錄版的電影原聲帶通常選擇具時代意義與歷史價值的經典配樂,做為重新詮釋整理的對象,讓這些音樂以更精緻的面貌以及更進步的錄音技術重現,RCA Records當年的經典配樂系列是這類原聲帶的代表作,重錄了<大國民>,<海鷹>,<亂世佳人>,<星際大戰/第三類接觸>,<北非諜影>等作品,後來許多唱片公司也陸續跟進,如Silva Screen的<阿拉伯的勞倫斯>,<錦繡大地>,Varese Sarabande的<驚魂記>,<迷魂記>,<慾望街車>,<超人>,<大白鯊>,<遠離非洲>等,都是非常出色的重錄版電影原聲帶,這些原聲帶在選曲上常收錄全本樂曲,內容往往比原本的原聲帶更完整,有時在表現和錄製技術上也超越了原先的電影原聲帶.重錄電影原聲帶的出現,可以說是對一部電影配樂,其音樂地位與歷史價值的一種推崇與鞏固,因為這些為電影而寫的音樂,已經不僅只是電影的附屬品,而是可以被獨立表演,獨立欣賞,獨立分析,具有完整音樂價值的作品.
最後,不如舉個近期的例子<大白鯊>,來為大家說明一下上述幾種配樂原聲帶的差異.<大白鯊>的第一張電影原聲帶,也就是1975年的MCA版,其實是一張Studio Re-recording的唱片,當中的音樂和電影中可以聽到的並不完全相同,是John Williams擴充改寫配樂原譜,並重新演奏灌錄的演奏專輯,大家如果注意當年這張原聲帶的標題的話,會發現這張唱片的標題是Music From The Original Soundtrack,並不是Original Soundtrack Record,這是一張很好的唱片,拿下當屆葛萊美音樂獎,但唱片中的音樂並不等於電影中的原配樂,John Williams拿下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是因為電影中的音樂,但他拿下葛萊美音樂獎是因為唱片中的音樂,兩者並不完全相等.二十五年後,Decca Record發行了當年電影中真正的Soundtrack原始錄音,在錄音品質和音樂內容上,與MCA的版本有不少差異,而這些音樂,是電影中所有配樂原音重現,也就是名符其實的Original Soundtrack,同年Varese Sarabande發行第三張<大白鯊>電影原聲帶,在音樂內容上,取的也是電影中真正的全本配樂總譜,而不是MCA版中改寫編輯過的表演樂曲,Varese Sarabande以更新的數位錄音技術,由Joel McNeely指揮Royal Scottish National Orchestra重新表演灌錄<大白鯊>的全本原配樂,並且按電影中的次序編排整部配樂,是很精采的重錄版電影原聲帶.這三張<大白鯊>電影原聲帶的音樂內容與聲音感受各不相同,而且,其實很難說哪一者可以被取代,因為基本上這是三次不同的錄音與不同的詮釋,甚至,也有不同的音樂內容,有興趣的樂迷反而可以從這些不同訴求的版本中,更深入一部配樂作品的精神,當然,通常必須是有特殊歷史與藝術價值的作品,才能受到這樣的重視與矚目,發行這麼多種不同的版本.
沒有使用在電影中,但掛名為電影原聲帶的音樂專輯
<厄夜叢林>是一部完全沒有音樂的電影,但它發行了歌曲電影原聲帶,<駭客任務>,<新驚魂記>等歌曲電影原聲帶也都是這種情形,在電影裏幾乎都找不到這些原聲帶所收錄的歌曲,這種電影原聲帶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也就是所謂的Music Inspired by Motion Picture,唱片公司與電影公司在談妥原聲帶發行權後,根據電影的主題和特色,結集一些相關的音樂來發行電影原聲帶,不論這些音樂倒底有沒有用在電影裏,這樣的電影原聲帶等於是一張以電影作為靈感,加以聯想附會,結集相關歌曲或音樂,湊合而成的音樂合輯.這種原聲帶大多十分浮濫,而且深受巿場需求與商業利益左右,很難說有什麼創作價值,但成本低,回收快,難怪唱片公司對這種魚目混珠的產品樂此不疲,美其名是Inspired by Motion Picture,但說穿了是掛電影的名字撈錢的音樂商品.
另外一種情形,是所謂的Rejected Score,音樂家原本被聘請為某一部電影配樂,但因為種種因素走馬換將,結果音樂家已經完成的作品,最後沒有使用在電影中,如果這些音樂本身其實有不錯的品質(只是不合適這部電影,或者更正確的說,是導演,製片人認為不合適這部電影),客觀情況又許可的話(經費,時間,作品的品質與完整程度等達到一定的條件),這些被導演炒魷魚了的作品還是有可能絕處逢生,發行電影原聲帶,如Hans Zimmer的<K2>,Bernard Herrmann的<衝破鐵幕>,Alex North的<2001年太空漫遊>等電影原聲帶,其實都是遭到回絕的原配樂,我們無法在電影裏聽到這些作品,但音樂家將這些作品當成個人的創作發表,這樣的原聲帶也常使用Music Inspired by Motion Picture這個名詞(畢竟叫Rejected Score聽起來滿洩氣的),但在創作精神和品質上比上述一些名不符實的專輯高得多.
以上三個大類僅是電影原聲帶的原型,但很多原聲帶其實是混合型,原聲帶中混合了歌曲(不論電影裏有沒有這首歌),原著配樂,演奏單曲,甚至是沒有使用在電影裏的音樂片段,以及電影中的音效對白等等,總而言之,我們可以泛指電影原聲帶為任何因電影而發行的音樂唱片,而我們也可以發現,電影原聲帶的發行,已經從最初的音軌紀錄,發展成更多元也更豐富的內容,電影原聲帶演變成一種獨特的音樂產品,它是一種將電影中的音樂獨立化的音樂產品,但它不完全等於電影中的音樂,它可以兼顧影迷對電影情感的反芻,但它更針對音樂欣賞者的需求做策劃,因為它是一張唱片,一種音樂製作,評量一張電影原聲帶的好壞,與評量一部電影配樂的好壞是不完全相同的,這一點,我們留待下回分曉.
參考書目:Listening To Movies: The Film Lover's Guide To Film Music by Fred Karlin
By Loyalwise Ye 2001/2/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