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3年5月20日

Mission To Mars/火星任務


Mission To Mars/火星任務

Music Composed , Orchestrated And Conducted by Ennio Morricone

20000 Hollywood Records






  聽這張原聲帶,可以提供一個不錯的問題讓樂迷思考,那就是,科幻電影到底應該用什麼樣子的音樂,看看最早描寫星際太空的音樂作品,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每一段都有截然不同的風貌,可見未知的星際可以帶給人的想像和感觸是無限無際的,因此用音樂來描寫星際,本來也就可以不限定在特定的型式和氣質中,而<火星任務>所呈現的情緒與感受,的確大大有別於典型的科幻電影音樂,這是一種很有勇氣的創新,我對導演Depalma和配樂家Ennio Morricone如此勇於突破感到佩服,但是很不幸的,我個人覺得其呈現的結果是一個大大的錯誤,它讓我覺得過去無數的電影音樂家之所以不把科幻電影音樂做成這樣,是有很好的理由的,我個人覺得,這部配樂在電影中比在原聲帶裏更糟糕,這已經是一部不夠好的科幻電影了,而Morricone的音樂,居然,令狀況雪上加霜,憑Morricone數十年來的電影音樂成就,這實在有點讓人難以想像.

  我想我直接由這張原聲帶的本身說起,對我而言,獨立聽這張原聲帶的感受和在電影中聽這部配樂,其實是有滿大的差別的,Morricone的作品,除了少數段落外,呈現的是相當柔美優雅的抒情色彩,高貴典雅的銅管,輕柔深情的絃樂,旋律優美的主題,乍聽之下,它們像是許多Morricone過去抒情作品的翻版,細膩優美,而且富有感情,雖然幾乎每一段聽起來都一樣,變化相當有限,整篇聽下來讓人覺得冗長沈悶,但單獨聽一兩首時,其情緒與旋律的美感,仍然能讓人在失去耐性前覺得十分動人.

  而幾段描寫太空任務或遭逢危機的作品,聽起來並不特別緊張,這一點是由於導演效法<2001年太空漫遊>,以十分寫實的手法來描寫太空歷險,因此畫面和節奏顯得十分的”無重力”,也就是說,很緩慢,Morricone的音樂也呼應了這份飄浮失重的質感,懸疑,低迷,但不緊湊,也不刺激,實際上,Morricone在部份段落的音色和手法頗具原創性,感覺很新,但很不幸的,很無趣,如And Afterwards中運用木管以及合成器製造出類似電子訊號般的效果,音色和質感上頗有新意,但不僅在電影中無趣,在原聲帶上聽起來也很枯燥,而Towards The Unknown,坦白說,我還以為只有在製片經費不足的情形下,音樂家才會寫這種聽起來像B級電影電子配樂的東西,當中或許偶有靈光乍現的段落,但也不足以讓這軌又長又低迷的作品起死回生,而且最後將危機解除時的音樂轉換手法,實在抒情的讓人覺得莫名奇妙,美歸美,但和電影的情緒根本毫不協調,反而讓人覺得濫情到沒有一點道理.Sacrifice of A Hero的絃樂扭曲效果讓人覺得相當不舒服,也許這正是Morricone的戲劇目的,但作為音樂來說這是有如噪音的作品,所幸部份銅管的描寫頗為動人,An Unexpected Suprise是情緒比較緊張陰森的作品,聽起來中規中矩,但在電影中用的匪夷所思,比如救援小組發現火星上殘留的溫室仍充滿綠意與生機時,卻用上這麼黑暗的音樂,讓人感到不知所云,這段戲之後的確是有較為出人意表的戲劇發展,但Morricone蘊釀緊張氣氛的時機也未免太早了點,把一場原本讓人感到奇妙與充滿生命力的發現弄的陰森兮兮.

  最好的一軌作品是Where?,人聲與銅管,加上富有旋律美的主題樂章,營造出壯麗動人的聲勢與效果,是整張原聲帶最為撼人的一刻,不過光憑這首短短的作品,是不足以力挽狂瀾的.整張原聲帶聽起來,除了Where?一曲,與少數零星的片段讓人感受到宇宙的浩瀚與奇妙外,大多數的時候,就是在柔美細緻,但千篇一律的抒情絃樂中,穿插著低迷沈悶,而且音質與抒情樂章毫不協調的冒險樂章.

  至於在電影中的情況,坦白說,我只能用”莫名其妙”四個字來形容我的感受,也許就是因為”莫名其妙”,所以我對這部配樂和這部電影都沒有好感.其實這是一部頗具野心的科幻片,導演在影像上緊緊追隨<2001年太空漫遊>的腳步,如輪型太空站的設計,以及在太空中的場景完全不使用音效的手法(因為在太空中沒有空氣,聲波是無法傳遞的),都可以看出導演企圖把這部作品拍成一部嚴肅而寫實的科學影片,而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導演迴避使用充滿浪漫主義與奇幻氣息的典型科幻電影音樂,但問題在於,科幻電影的精神原本就不在於”寫實”,描寫人類在火星上發現文明遺跡這樣的故事,本來就是一種對未知的推測與想像,電影音樂若不去著墨這些奇異的情境,只是一味的以柔美的管絃樂章鋪陳,只會讓我覺得言之無物而且味如嚼臘,何況,<火星任務>絕對不是一部像<2001年太空漫遊>那樣,既簡單又深邃的作品,它只是有<2001年太空漫遊>的外表,底下包裝的其實是一個再八股不過的科幻冒險故事,而且還是一個胸襟不大的科幻故事,雖然一段捨生成仁的情節還算得上有情有味,但最後將一切事件解釋清楚的手法,以及整個故事的中心意旨,論視效表現和內容情境都極為矯情.

  故事中描寫高等外星文明發出奇特的訊息,太空人因無意中回覆不符合訊息格式的密碼,而慘遭不明力量殺害,下場可謂死無葬身之地,後來密碼的格式解開後才發現,其實訊息的內容正是人類的DNA碼,而同時,這也是外星人的DNA碼,進一步可以證明人類是該高等文明的遺傳分支,進而衍生出一個看似人類找到生命源起的故事,導演與音樂可謂極盡唯美煽情之能事的,表現人類重返生命之母懷抱的優美情懷,然而仔細想想便不難發現,這個古老外星文明分明極為殘暴,只因接收到不符合密碼格式的回覆訊息,就將發信者殘酷的殺害摧毀,而且密碼的內容正是該外星種族及其分支共同的DNA碼,換句話說,只要訊息的回覆者和這個外星文明”不同種”,就會遭到刻意而殘忍的謀殺,說穿了,這個文明不過是個對非我族類殺無赦的低劣種族,既凶殘且自我中心,結果導演卻弄得何其高尚感人,令人啼笑皆非.而Morricone的音樂在電影中,多次出現情緒不協調的狀況,如描寫太空人棄船求生這種充滿警戒恐懼的時刻,卻用上氣質高貴,但不知所指為何的柔美銅管,危機解除時帶出美的像文藝電影音樂,但實際上卻不知所云的抒情管絃,面對奇異不解又充滿生命力的場景,則搞得陰沈詭異,緊張兮兮,我只能說,對我個人而言,在這部電影中聽Morricone的音樂讓這部電影變得更可厭.

  從<火星任務>中,我們可以比較出過去的科幻電影音樂美在哪裏,以及,為什麼這種科幻電影需要這些音樂,<火星任務>的處理手法固然是新的,但比起過去的科幻電影音樂如<第三類接觸>,<無底洞-Abyss>,<2001年太空漫遊>,甚至是<接觸未來-Contact>,我必須殘忍而誠實的說,我覺得<火星任務>是一大敗筆,不僅是科幻電影音樂中罕見的敗筆,也是Morricone創作生涯中罕見的敗筆,它的問題不在於它沒有大氣勢的管絃或壯麗的質感,而在於它沒有科幻電影音樂應有的浩瀚與魔力,以一部科幻電影音樂來說,它顯得低迷而空洞,若別把它當成一部科幻電影音樂看待,至少它還有幾段柔美有餘的抒情時刻.

***

By Loyalwise Ye 2000/5/23


收錄曲目:

01. A Heart Beats In Space 
02. A Martian 
03. A World Which Searches 
04. And Afterwards? 
05. A Wife Lost 
06. Towards The Unknown 
07. Ecstasy Of Mars 
08. Sacrifice Of A Hero 
09. Where? 
10. An Unexpected Surprise 
11. All The Friend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