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8月14日

The BFG/吹夢巨人

The BFG/吹夢巨人

Music Composed and Conducted by John Williams

2016 Walt Disney Records






  如果會對John Williams的<The BFG—吹夢巨人>感到一絲失望,我想大概都只基於一個最簡單的理由,因為對John Williams,很多別人做不到的事,John Williams做到了我們都覺得理所當然,我們總是渴望更多驚奇,但驚奇不是每一次都會發生,<The BFG—吹夢巨人>就是這樣一部無法讓人驚奇,偏偏又溫和而完美的作品。

  <The BFG—吹夢巨人>雖然沒有堪稱經典的主題旋律,但主題旋律的表現還是相當出色,不僅數量多,而且各個主題特質分明,一望即知,有些配樂作品雖然主題豐富,但主題之間鑑別力不高,彼此混淆不清,這種狀況在John Williams的作品中很少出現,他有精準的塑造力與豐富的音樂技巧,讓主題多樣而鮮明。

  開場的曲目Overture呈現了兩個基本元素,一個是夢境,另一個是友誼。John Williams運用了編織精細的豎琴,絃樂與笛聲來象徵夢境,展現夢境在電影中化身為奇彩幻光,紛飛亂舞的動態,其中最重要的音色是笛聲,John Williams以豐富的吹奏技巧追隨夢境的舞動與情緒,有如靈活流竄的精靈,在Dream Country,Dream Jars,Blowing Dreams等曲目中都有不錯的演出,其中長笛三重奏的Dream Jars,曲風趣味調皮,器樂技巧精細典雅,而Dream Country裏描寫巨人捕捉夢境的段落,影音合體時有如巨人與閃爍夢境共舞,John Williams長年追求將電影中的動作橋段,藉由音樂表現舞蹈化的境界,比如<法櫃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的Basket Game或<虎克船長—Hook>的The Lost Boy Chase等,<吹夢巨人>也有此番風采,可惜成就不易超越前作,笛子的編寫也不若<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的終曲,或<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逃犯—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中柳樹打爆青鳥的曲目Secrets of The Castle那麼迷人。

  Overture的第二個元素,就是完整介紹了代表友誼的主題旋律,基本上這是一首溫柔含蓄,純真誠懇的兒歌,後續曲目如Building Trust, Snorting and Sniffing,Sophie's Future,Finale等,都以此主題變奏發揮。從<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小鬼當家—Home Alone>,<虎克船長—Hook>,到哈利波特系列,John Williams一向懂得如何替兒童作曲,<吹夢巨人>的友誼主題典雅優美,但總讓我覺得興奮度不高,甚至有些古板保守,John Williams這回採用的器樂語法學院而古典,讓人覺得精緻考究但中規中矩,這種風格精準反映了電影的氣質,只是對我而言,這是一部溫和到有些無趣的兒童電影。

  小女孩Sophie的主題在The Witching Hour中出場,以鋼琴演奏的孤兒院主題弧單而落漠,幽暗的管絃編曲就像霍格華茲城堡裏的某個神祕角落,以雙簧管演奏的Sophie主題幽幽飄過,這是小女孩踏上奇遇旅程的前引,隨著故事發展,Sophie主題每次重現都有不同的情緒,但漸漸變得明亮溫暖,不再失落悲涼。

  友善巨人則有兩個主題,代表性的曲目是To Giant Country與Blowing Dreams,John Williams在訪談中表示寫<吹夢巨人>就像在創作兒童芭蕾舞劇,友善巨人的兩個主題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無論是昏街暗巷的潛行,山海雲霧的飛躍,或者吹送夢幻的舉止姿態,在John Williams的音樂襯托下,都成了優雅的舞蹈。採華爾滋曲式,奇異浩大的To Giant Country,我個人認為是<吹夢巨人>裏的最大亮點,無論旋律或編曲都很迷人。Blowing Dreams則在沈靜的木管吹奏中,以柔美的Sophie主題作為前導,然後帶出友善巨人的第二主題,描寫夢想的吹送,之後代表夢幻的靈活笛聲四散飛舞。友善巨人的第二主題有種高貴善良的氣質,與To Giant Country的奇異古怪不同,在Meeting the Queen中,這個主題與女王的主題相遇,兩個主題皆有高貴質感,但女王主題除了有以小鼓代表的軍隊護身外,以中低音銅管合奏的旋律平和而莊重,感受比較沈穩。

  逹十分鐘的長曲 Dream Country,呈現的第一個主題是夢境國度的主題,唯美的旋律以深情飄渺的絃樂為主奏,加上晶瑩的打擊或撥絃音色增添光澤,這是John Williams處理類似氛圍的典型手法,如<超人—Superman : The Movie>的水晶基地或<直到永遠—Always>中的天堂。繽紛夢幻隨著笛聲流竄飛舞,但當中也有黑暗的夢境,John Williams以音色強硬的扁音銅管做為惡夢的音色,旋律急促威脅,與笛聲形成鮮明的反差,這個惡夢元素是Sophie's Nightmare與The Queen's Dream等曲目的主軸,Dream Country最後回到開場的夢境國度主題,改以寬厚的法國號編曲做為收場。

  美夢與惡夢各有音樂符號,巨人同樣有好有壞,邪惡巨人的主題如Fleshlumpeater,Giants Netted等曲目,以笨重滑稽的銅管旋律為代表,這也是John Williams的常見手法,比如<小鬼當家>或<超人>的丑角型反派,都有類似的音樂表現,描寫壞巨人欺凌好巨人的Frolic,則在後段出現一段作風華麗,帶了點進行曲或波卡舞曲型式的古典樂章,可惜篇幅很短。至於配樂中最感傷的小主題則出現在There was a Boy,以低迴的單簧管淡淡浮現,描寫一段友善巨人不願重提的感傷記憶。

  原聲帶的最後兩首曲目一簡一繁,以絃樂加上鋼琴獨奏的Finale,基本上是Sophie,友善巨人與友誼三個主題的合體,風格簡單,溫柔而委婉,John Williams在這部作品中展現了豐富的管絃技巧,然而在管絃技巧之外,John Williams其實寫了真摯的旋律,Finale是我最喜愛的曲目之一,將小女孩,友善巨人,與代表他們情誼的三個主題,用簡單的編曲娓娓述説,就像老爺爺向兒孫訴說床邊故事,語調溫和而動人。最後的曲目Sophie and the BFG,則結集了配樂中的主要元素,毫無疑問是John Williams準備從電影院帶進演奏會的作品。整體來說,<吹夢巨人>雖然不算是一部經典之作,但它是一部適合電影的音樂作品嗎?它當然是,其實它的拘謹溫婉精準反映了電影的氣質。它是一部結構嚴謹的作品嗎?我想放眼當今樂壇,沒有人可以像這樣,在一部主題動機手法的電影配樂中,如此輕易又自然的帶出十多個清晰分明的主題音樂,同時以緊密複雜的組織手法,精細多變的管絃語言述說故事。它只差在無法超越以前的John Williams,即使它又一次驗證了John Williams的深厚與獨特。

****

By Loyalwise Ye 2016/8/14


收錄曲目:

01.  Overture
02.  The Witching Hour
03.  To Giant Country
04.  Dream Country
05.  Sophie's Nightmare
06.  Building Trust
07.  Fleshlumpeater
08.  Dream Jars
09.  Frolic
10.  Blowing Dreams
11.  Snorting and Sniffing
12.  Sophie's Future
13.  There was a Boy
14.  The Queen's Dream
15.  The Boy's Drawings
16.  Meeting the Queen
17.  Giants Netted
18.  Finale
19.  Sophie and the BF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