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10月3日

Iris/長路將盡

Iris/長路將盡

Music Composed and Conducted by James Horner, Solo Violin by Joshua Bell

2002, Sony Classical





  2015年6月墜機意外後,James Horner的遺作陸續浮出枱面,除了電影音樂作品外,還有兩部頗受矚目的非電影音樂創作,分別是大提琴與小提琴雙協奏曲Pas de Deux,以及法國號協奏曲Collage,這不僅是James Horner最後兩部非電影音樂作品,應該也是他生平唯二公開發表的非電影音樂演奏曲。我個人並不特別喜愛這兩部作品,不過它們的氛圍與語法,常讓我想起<長路將盡>,這張原聲帶的曲目,重整原始配樂內容成為八個音樂段落,而且捨棄與電影情節連結的曲名,直接將八個段落依序編號,這或許說明了James Horner的企圖,呈現在原聲帶上的,並不只是脫離影像的配樂,而是一部演奏曲,雖然它原來是為電影而寫的音樂。

  <長路將盡>的八段曲目都用同一個主題做為連結,這個主題的音律結構,James Horner的樂迷其實都很熟悉,是James Horner一再反覆使用的黑暗動機,不過這個小樂句偶爾也有不同的變形,比如1992年的<神鬼尖兵—Sneakers>,這個樂句做了一些音律上的變化,產生深幽神祕的情調,而<長路將盡>則化身成為深情的旋律。

  前四個段落是四個氣氛不同的管絃樂章,起伏波動的管絃音色,帶有柔和唯美的夢幻質感,淡抹薄施的電子音色,則增添了幾許深邃氣息。主題旋律在樂章間穿針引線,連結成篇,主題的表現除了Joshua Bell綿長流轉,光澤溫潤的提琴主奏外,雙簧管的深幽沈靜,法國號的開闊遼遠,鋼琴的婉約典雅皆表現不俗,其中開場的Part 1,在主題旋律正式登場前的導引樂段,舞動的提琴與雙簧管,法國號,絃樂交織成優美的對話與動態,是整部配樂最搶眼的時刻。

  第二個比較顯著的主題旋律在Part 5將到尾聲時,以高貴的法國號,輕躍的提琴獨奏,與動人的絃樂合奏加入,然而篇幅很短。它的音符結構與John Williams的<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或James Horner同年的<大敵當前—Enemy at the Gates>有些神似,但平心而論它有完全不同的美感,而且在情感深度上,超過了旋律結構比較單調的主題旋律,可惜在這部作品中只是驚鴻一瞥。至於情緒最強烈的則是Part 6中的悲淒絃樂,這也是八個段落中,情緒比較陰暗而哀傷的段落,當中的絃樂合奏淒美而典雅,將James Horner的煽情火候表露無遺。

  結尾的曲目Part 8,則將電影中Kate Winslet演唱的一段民謠合編入樂,這首歌曲The Lark in the Clear Air,是晚年罹患失智症的女主角,與昔日歲月的微弱連結,這首作品先以歌曲清唱起始,隨後管絃音樂幽幽融入而開展,最後歌聲重現,James Horner伴以提琴獨奏淡出,James Horner那種由緩而急,漸行淡出的獨奏編寫極有個人特色,相較以往在<美國鼠譚—An American Tail>,或<魔繭-Cocoon>中以木管表現,<長路將盡>以提琴演奏另有一番韻味。

  <長路將盡>並不算James Horner最具原創感的作品,不過當年邀請了正當堀起的新秀小提琴家Joshua Bell擔任主奏,引起不少關注與話題,Joshua Bell的演出也許不若他在其他作品中那般炫技,但音色優美深情,對整部配樂相當加分,不過對我而言最重要的還是這部作品本身,我覺得它實際上優於Pas de Deux與Collage,雖然James Horner是透過電影的需求才創作了<長路將盡>,但如今聽來,我總覺得也許它才是James Horner的第一部協奏曲。

****

By Loyalwise Ye 2016/10/3


收錄曲目:

01.  Part 1
02.  Part 2
03.  Part 3
04.  Part 4
05.  Part 5
06.  Part 6
07.  Part 7
08.  Part 8, including The Lark in the Clear Air
Music: Traditional tune: Caisleán U, Néill
Lyrics by Samuel Ferguson (about 185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