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受難記:最後的激情
Music By John Debney
2004 Sony Music
這兩年好萊塢復古風的延燒方興未艾,許多過去好萊塢的華麗製作,現今都藉著更新的電影技術一一重製,從<羅馬帝國淪亡記>到<神鬼戰士>,從<木馬屠城記>到<特洛伊>,還有翻拍過N遍的圓桌武士與亞瑟王,一千零一夜,希臘神話,以及即將大張旗鼓而來的亞歷山大大帝,這其實似乎是一種必然的循環,從黑白默片時代到有聲彩色電影時代,這些故事要重拍,進入無所不能的數位時代,這些故事更要重拍,因為那種介於真實與神話間的傳奇美始終令人著迷神往.在這些故事的重述中,聖經與古希伯來史從來不曾缺席,也許是因為它對西方文明的影響深遠鉅大,但試圖以新的觀點重新詮釋這些故事,在某些層面來說,往往卻是最忌諱與爭議的,於是,在這股老調新彈的風潮中,Mel Gibson的<受難記:最後的激情>,成為製作動機最具挑戰性的作品,但很有意思的是,Mel Gibson在挑戰的過程中卻反而巧妙的取得某種協調,找到了歷史,教派與神話間的最大公約數.
<受難記>和過去我們印象中的基督教故事電影有顯著的不同,它以古語文發音,對耶穌受難的血肉凌遲不僅毫不迴避,甚至做了相當程度的強調,從諸多細節可以察覺,<受難記>嚐試以寫實的觀點來處理這個題材,這也表示它隱含了將耶穌這個角色去神格化的企圖,在受難過程裏不時出現的,那些片段式的,描寫耶穌生活回憶的剪接,在橄欖樹林裏與心魔對話的天人交戰,以及耶穌面對凌虐羞辱時的身心交瘁,其實都暗示了這個角色的人性多過於神格,他對人世的生活親人仍有依戀不捨,他對天命神旨仍有遲疑掙扎,他以血肉之軀虛弱地承受殘暴與背叛,但在精神與肉體的慘忍煎熬下,他仍然選擇背上十字架.
盧貝松曾試圖將聖女貞德去神格化,聖女看到的神蹟不過是精神分裂下的幻覺,神化貞德不過是為了增加政治角力的籌碼.但從許多過去的例子看來,對耶穌做這樣的事顯然更危險,比如甘犯大忌的<基督的最後誘惑>免不了就是要面對杯葛和禁演,Mel Gibson的<受難記>或許透露著挑戰的意圖,但到頭來他還是略為妥協地讓神蹟應驗.不過即使如此,Mel Gibson仍不至於功敗垂成,他還是大膽的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觀點.熟悉過去好萊塢類似電影比如<萬王之王>,<聖袍千秋>的觀眾,一定察覺了Mel Gibson在敍事觀點上與傳統教條的歧異,最明顯的,Gibson沒有將耶穌受難的責任一味的歸咎給羅馬統治者,甚至他也對猶大的背叛採取了比較包容的態度,相反的,他暗地裏批判了教會組織才是迫害耶穌的元凶,而原因其實是為了宗教領導權力的鞏固與爭奪,是這些人,透過羅馬人的手,將耶穌釘上了十字架.
許多歷史的真相隨著種種因素被修飾成不同的面貌,進一步蛻變成為傳說神喻,在宗教的光環下甚至變的不容質疑,Mel Gibson隱約了透露還原故事真實面的野心,但他還是選擇避免尖銳以對,他將故事的重心放在耶穌面對這一切苦難時的心路歷程,他驚嘆於一個人究竟為了什麼,憑著什麼,可以面對如此怵目驚心的折磨,從”人”的觀點來看待<受難記>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耶穌對自己的神性如此肯定,對自已的命運全然無畏,他的煎熬與痛苦又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於是最後,Mel Gibson將這些驚嘆歸納成一個結論,這一切都基於對真理與愛的熱情,為此耶穌可以抗拒心魔,抗拒肉體的痛楚,為加害者祈求寛恕,這樣的人物無論能不能行神蹟,顯然都是非凡的了,這樣的人即使沒有死而復生,他的精神都因對眾生的感召而不朽了.於是Mel Gibson看來似乎找到了一個所有人都有可能接受的答案,在信徒眼中,<受難記>不失為一場成功撼人的佈道,在歷史學者眼中,<受難記>多少挑戰了聖經對歷史真相的掩飾,即使在不願承認新約聖經,也反對耶穌是神子的猶太教徒眼中,我想多少都還是可以接受,耶穌是一個可以為信仰與真理付出生命,意志非凡的地方教派領袖.於是,原本讓人感覺好像一直走在鋼索上的Mel Gibson,自然也就安全的,風光的,全身而退了.
既然有<基督的最後誘惑>在前,<受難記>在影音表現上雖然突出,但在意識上反而顯得較為保守,但若相較於照本宣科式的<萬王之王>,<聖袍千秋>,便又來得前衛許多,在適度的保守與突破間,<受難記>呈現了一種兼容的風格,這種風格,也反應在John Debney的配樂上.John Debney一方面適度保持了前輩大師,如Alfred Newman或Miklos Rozsa在處理同類題材時,慣用的史詩性合唱與動人管絃,另一方面,在仿古或仿民族音樂的設計上,他則大量採用了新世紀音樂或世界音樂的型式,而這兩者,在這部配樂中有十分出色的結合.但和電影一樣的,有一樣東西是John Debney有意迴避的,那就是以任何帶神性或宗教氣質的音樂來表現這部電影.
大體來說,<受難記>的配樂風格比較幽暗,但John Debney將這些部份處理的非常好,幽暗深沈中卻呈現出一種來自內心性靈的探索,部份音樂幾乎算是一種地方音樂或新世紀音樂,他使用了許多深幽空靈的人聲吟唱,包括了女聲的沈吟,童聲的輕嘆與男聲的吶喊,這在近年古代歷史配樂中已成為一種趨勢,他也大量運用富有中東或古地中海文化色彩的打擊,木管,甚至嗩吶等樂器,為整體配樂建立出一種古老,神祕,悠遠的氣質,為一個發生在2000年前的故事呈現了一種獨特的時空氛圍,同時John Debney有效的運用電子音樂來豐富音樂的聲音效果與戲劇張力,這使得他的音樂兼具了古文明的深邃,以及現代音樂的能量與華麗感.
然而John Debney畢竟是管絃科班出身,在一些情感性特別豐沛的時刻,管絃樂仍然是他主要的選擇,有幾首作品確實非常出色,其中首推Mary Goes To Jesus,這首作品的童聲主題與絃樂主題都非常優美,而且感情深刻,描寫聖母與耶穌最後而短暫的重聚,是情感爆發力非常撼人的描寫.Peter Denies Jesus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段音樂主要描寫彼德的脆弱,背叛與懊悔,John Debney以動人的管絃音色寫出十分強烈的心理掙扎.Crucifixion乍聽之下有如James Horner的手筆,有幾分神似<光榮戰役>的唯美風采.Jesus Is Carried Down以澎湃震撼的打擊,情感強烈的絃樂和最後扭曲駭人的人聲呼號,描寫耶穌氣絕與天地含悲的異象,音樂手法層次分明,也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在合唱音樂的手法上,John Debney的合唱編寫富有學院派的浩大,雄厚與嚴謹,但在打擊的動力與能量上更加震撼,編曲與配器也更富現代感,所呈現的史詩美絲毫不在Alfred Newman的<聖袍千秋>與Rozsa的<萬王之王>之下,但所呈現的現代感又沒有現代慣見的電子人聲混音那般冰涼空洞.如Bearing The Cross,Raising The Cross與Resurrection都是非常出色的作品.
過去我認為John Debney是一個個人聲音特色並不清晰的配樂家,但<受難記>一改我對他的刻板印象,在<受難記>裏的John Debney有如歷經一場蛻變,他的表現手法其實吸收了許多過去的,與現代的音樂家的表現手法,他可以呈現老一輩音樂家那種浩大的合唱氣勢與動人的管絃描寫,他可以展現比美James Horner的抒情技巧,在黑暗的管絃音色與人聲吟唱運用的豐富性上直逼Howard Shore的<魔戒三部曲>,在電子音樂,打撃動能與合唱混編的聲勢上也鋒芒畢露,如Resurrection或Raising The Cross都足以在這方面與Hans Zimmer一較高下,不論是大型編制的人聲管絃,亦或是一支簡單沈幽的木管獨奏,一個人聲的獨自沈吟,不論是傳統管絃的情緒撩撥,或者是現代音樂的氣氛塑造,John Debney這回都不容小覷寫出了自已的聲音,而且寫的有聲有色,明年以此首度叩關金像獎,似乎是十分合埋的期待了.
****
By Loyalwise Ye 2004/9/15
收錄曲目:
01. The Olive Garden*
02. Bearing The Cross
03. Jesus Arrested
04. Peter Dnies Jesus
05. The Stoning****
06. Song of Complaint**
07. Simon is dismissed
08. Flagellation/Dark Choir/Disciples***
09. Mary goes to Jesus
10. Peaceful but primitive/Procession***
11. Crucifixion
12. Raising The Cross
13. It is Done***
14. Jesus is carried down
15. Resurrection
Lyrics by Lisbeth Scott and John Debney It's All In The Game
* contains "night sky" composed by Jack Lenz/vocal solo by Tanya Tsarouska
**Traditional
***composed by John Debney and Jack Lenz
****composed by John Debney and Shankar and Gingg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